新闻资讯

案例中心

news and information


米乐体育app下载安卓:提高门槛扫除灰霾-专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

2023-08-22 06:17:05 | 来源:M6米乐官网 作者:m6米乐官网下载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 吴晶晶、顾瑞珍)今年入秋以来,我国多次发生大面积雾霾天气,而公众对空气质量的实际感受与环保部门发布的空气污染指数常有背离之感。《环境空气品质衡量准则》二次征求意见稿首次将PM2.5纳入国标受到广泛欢迎。

  在此间举行的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期间,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罗毅。

  罗毅:近十年来,由于城市群经济迅速增长,能源消费不断攀升,机动车数量迅猛增加,空气污染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大气污染的范围已不再局限于单个城市或单个工业区范围,城市间大气污染的相互影响和叠加日渐突出,煤烟型污染与光化学复合型污染问题相互交织。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氮氧化物、颗粒物及其他污染物排放明显地增加,城市的细粒子和光化学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公众反映强烈。

  灰霾是近年来明显影响城市和区域的一种空气污染现象。由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快速地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相应能源消耗和生产所引起的污染物排放基数增大,在不利的天气条件下,我国城市和区域灰霾现象频繁发生,影响区域慢慢的变大,成为目前我国城市和区域性大气污染的热点问题。

  罗毅:我国格外的重视大气监测网的建设。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建成覆盖全国,由国家和地方监测网组成的大气监测网络。国家网由地级以上城市监测网、(农村)区域监测网、大气背景监测网、酸沉降监测网、沙尘天气对大气环境影响监测网和温室气体试验监测网组成。其中,在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纳入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的点位有661个,其他地级以上城市现有环境空气监测点位有691个。

  从2000年开始,我国对环保重点城市开展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发布工作,目前已有120个城市每日发布空气质量日报,92个城市发布空气质量预报,监测项目包括PM10、SO2、NO2。2010年11月环保部建立了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利用互联网对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661个点位实时向公众发布上述三项污染物每小时的实时监测数据。

  新标准将某些特定的程度改变公众感受与空气污染指数的背离之感

  记者:《环境空气品质衡量准则》二次征求意见稿对空气质量监测有何新要求?

  罗毅:《环境空气品质衡量准则》二次征求意见稿中完善了污染物项目和监测规范。与现行标准相比,新标准不仅在基本监测项目中增设PM2.5年均、日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而且收紧了PM10和NO2浓度限值。

  同时,新标准还提高了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要求,现行标准中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主要是针对手工监测要求制定的,较为宽松。新标准规定各取值时间段内应至少获取90%的数据方为有效。

  记者:新标准实施后公众对于蓝天的感官感受与空气污染指数(API)的背离之感是否将有所改变?

  罗毅:公众对于蓝天的感官感受与空气污染指数(API)常有背离之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目前纳入空气污染指数的评价因子不全面;二是API发布的周期(前一日12点到当日12点)与传统意义上的自然日有区别;三是24小时的周期评价结果与某一时刻的感官存在一定差别。对于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PM2.5是造成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配合《环境空气品质衡量准则》修订而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日报技术规定》颁布实施后,预计可以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缩小两者之间的差异。

  当然,由于评价内容的增加将使AQI评价结果与API评价结果产生差异,在部分地区甚至会差异很大,这不意味着客观环境状况的改变,而是评价方法改变所导致的。开展AQI评价和报告,第一个任务是为公众提供简洁、明了的空气质量状况和保护健康建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日报技术规定》中提出了不同空气质量状况下保护人体健康的具体建议,这将为提高环境信息公开效果、实现环保服务民生提供基础和技术支持。

  记者:目前,我国已经开展的PM2.5的监测工作有哪些?已经取得什么成果?

  罗毅: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灰霾天气频发。总站格外的重视对灰霾及PM2.5的监测,从2007年开始布置开展灰霾长期监测,选取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深圳、广州、苏州、宁波、南京等9个已有监测工作基础和监测能力的单位,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要求自2008年1月1日开始开展灰霾试点监测工作。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实验室建成后,也加入了该试点监测工作。

  2010年灰霾试点监测的根据结果得出,2010年各试点城市发生灰霾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介于20.5%至52.3%之间,城市灰霾天气出现频率较高,各地灰霾天数存在的差异主要受气象因素影响。发生灰霾天气时,PM10及PM2.5浓度增加明显,表明颗粒物浓度增加是灰霾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试点城市中PM2.5占PM10的比例分布集中在50%左右。以世界卫生组织PM2.5第一阶段标准做评价,各试点城市的PM2.5超标天数占全部监测天数的比例在1.9%至48.9%之间。总体而言,试点城市的PM2.5超标状况较为严重。

  试点监测的结果还显示,不同粒径的颗粒物数浓度与能见度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粒径越小的颗粒物对能见度的影响越明显。当PM2.5浓度大于0.05毫克/立方米时,能见度随着PM2.5浓度增加的下降变化不显著。但当PM2.5浓度小于0.05毫克/立方米时,能见度随着PM2.5的浓度降低而迅速上升。

  综上所述,灰霾天气的发生除了气象条件以外,与颗粒物有非常密切的联系,PM2.5在其中占据主要的影响。由于PM2.5的粒径和化学成分的光学散射效应,对城市环境能见度起到关键的影响作用。

  记者:日前,美国大使馆监测并发布了PM2.5数据,一些科研单位、个人和团体也已经或有意开展PM2.5的监测,对此总站有何看法?

  罗毅:我们已注意到美国大使馆发布其空气污染数据一事,目前美国国内的标准规定了PM2.5的日均浓度标准,其AQI指数也是用24小时平均浓度换算的,但美国大使馆发布的PM2.5数据为1小时均值浓度,并将其直接应用到AQI换算上,美国大使馆用日均值评价1小时均值浓度,并不具有代表性。

  近年来我国PM2.5污染问题日渐凸显,成为当前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科研部门、社会团体及有关个人自行开展PM2.5的监测,其目的是为科学研究或了解自身所在环境的空气质量状况,数据是不是可用,可由其自行判断。但是基于科研目的及个人意愿的监测与监测部门的监测目的不同,监测部门的监测是依照环保法规,为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整体评价,并向公众提供其所呼吸空气的质量状况,有严格的监测时间、频率以及方法选择、设备维护、人员操作等方面的技术方面的要求,特别是有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数据是准确可靠的,因此,环境保护部门对数据发布持慎重态度是有原因的。

  记者:在全国开展PM2.5监测的有无具体的实施时间表?

  罗毅:从技术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提议2013年之前,对大气污染防治着重关注的城市以及“三区九群”率先开展PM2.5监测。到2015年底之前,在所有地级城市和其他背景站、区域站开展PM2.5监测。

  在“十二五”期间要建立起PM2.5的监测能力,时间也非常紧张。第一批在现有的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的700多个点位增加和补充PM2.5、臭氧等监测项目,并在重点区域新增200多个区域监测点位。第二批在125个城市的500多个点位新增同样的监测能力。这些要进行大量的基本的建设工作,时间是非常紧迫的。

  同时在全国开展PM2.5监测涉及仪器设施购置安装等成本巨大,数据质量控制、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等大量系统的准备工作和能力建设工作也需要一个艰苦的过程,所以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PM2.5监测工作尚需一段时间,对此希望能得到广大公众的理解。

  记者:国际上常用的PM2.5的监测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我国开展PM2.5监测计划使用什么方法?

  罗毅:国际上常用的PM2.5自动监测方法有β射线法和振荡天平法,现在美国等国家又增加光散射法来监测颗粒物。目前在我国国内主要是采用前两种自动监测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其中振荡天平法能够给大家提供分钟数据等高精确度的实时数据,但仪器较贵,需要人员维护水平较高;β射线法人工维护量较低,在数据时间分辨率上,一般一小时才有一个值。根据实验和监测结果分析,β射线法监测值一般会略高于振荡天平法。

  目前我们还没有对方法的系统比较,在全国开展PM2.5监测之前,需由权威部门对不同办法来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出适合我国现实条件的监测方法。

  记者:开展PM2.5监测后是否就能有效解决灰霾问题?

  罗毅:灰霾的监测不仅仅是PM2.5的监测问题。灰霾是一种复合型的污染现象,而PM2.5是复合型污染的一个特征量,与臭氧、CO等多种污染物紧密关联,为了准确地说明灰霾问题,除了PM2.5,我们同时还要解决多种相关污染物的监测问题。灰霾也经常是一个区域性的污染问题,一定要通过区域监测网络进行监测,不是孤立在一个点位或一个城区的监测能够解决的,要解决监测布点的问题。因此我们关注的不单单是PM2.5,还有臭氧、重金属、CO等问题。我们将开展多项工作解决这样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