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news and information


米乐体育app下载安卓:吉林市积极打造“中国碳谷”

2024-05-04 02:04:10 | 来源:M6米乐官网 作者:m6米乐官网下载

  伴随碳纤维原丝制备技术的实质性突破,近几年吉林省吉林市的碳纤维产业快速的提升,到目前已形成了从原丝到碳化、再到制品的完整产业链,一大批碳纤维产业项目纷纷上马,吉林市正在成为中国最大的碳纤维产业基地,并被认定为国家级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推动碳纤维在军工、航天及汽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经济参考报》记者正常采访中发现,当前我国碳纤维产业一方面顶着国外企业恶意低价倾销的压力,另一方面自身发展也存在一定盲目性,有一哄而上的倾向,此外大规模产业化还存在生产设备的瓶颈,建议国家应加大对碳纤维产业扶持力度,在打击国外低价竞销、加强联合攻关、加强产业布局和调控等采取更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措施,鉴于吉林市在碳纤维产业上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建议国家在政策、资金等多角度给予全面扶持,积极打造“中国碳谷”。

  我国最大的碳纤维原丝生产基地——年产5000吨碳纤维原丝生产线,在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成投产,破解了长期制约我国碳纤维材料国产化技术“瓶颈”,为碳纤维这种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原料基础。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是一种重要的高技术结构材料,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抗拉强度却是钢的7倍至9倍。具有低比重、高强度、高弹性等众多优良性能,具有耐腐蚀、耐摩擦、抗辐射等显著特性,不仅适用于飞机、火车、汽车、石油化学工业、生物医学、体育器材、旅游设施等行业的民用领域,更是军工领域、航空、航天、导弹、舰船制造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

  吉林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缴润利介绍说,由于碳纤维最初大多数都用在军工,建国以来,国外对其关键技术——原丝生产一直高度封锁,几十年来我们从始至终在研究,但始终没取得实质性突破。据他介绍,吉林市是新中国碳纤维科研与生产的摇篮,中钢吉炭在上世纪50年代就建成了国内第一条碳化生产线,是国内第一个军工碳纤维定点生产企业。

  “2008年,吉林市碳纤维原丝能轻松实现规模、稳定生产,标志着碳纤维原丝制备技术,正式在吉林市取得实质性突破。”缴润利说,中油吉化是我国最早涉足碳纤维原丝及碳纤维研发生产的企业,在国内第一个突破T300碳纤维原丝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生产;吉研高科还建有国内第一套单线生产能力最大的碳化生产线。

  关键技术的突破释放了碳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力,吉林市正在慢慢地形成一个完整的碳纤维产业集群。2010年以来,中油吉化、中钢江城碳纤维、吉林碳谷、吉研高科等企业累计投资近30亿元,目前一大批重点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中油吉化千吨级碳纤维项目通过了中石油审批;中钢2000吨碳纤维项目一期500吨建成投产;吉林化纤5000吨原丝项目正式投入运行……

  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进军介绍说,从2006年10月开始,通过对原有腈纶生产线的改造,吉林化纤与长春工业大学合作,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纤维原丝。经过两年的筹备、安装、建设,2011年9月,吉林化纤集团公司年产5000吨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生产线条生产线,引进了意大利MAE公司生产的、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具有工艺流程短、质量稳定、产量高等特点。”王进军说:“规模上国内最大,工艺也属国内首创,目前已拥有两项发明专利,产品经碳化后强度和质量均超过日本东丽公司T300标准,接近T300J水平。”目前,企业的碳纤维原丝产品已有稳固的国内市场,并已同伊朗、俄罗斯及韩国等建立了供销关系,到“十二五”末,吉林化纤碳纤维原丝生产规模将达2万吨。

  吉林市市委书记张晓霈说,作为唯一的一个国家级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吉林市已形成了从原丝到碳化、再到民用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条,并把碳纤维产业列为今后重点发展的四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之一。“吉林化纤集团年产5000吨碳纤维原丝项目的建成投产,为吉林市碳纤维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原料保证。”他说:“将带动更多下游配套企业和关联企业,引发新一轮投资热潮。”

  我国是碳纤维消费大国,市场需求量约为每年1.2万吨,但长期以来碳纤维原料大量依靠进口,并且受到国外技术封锁。世界碳纤维产业大多分布在在日本和美国,占全球产量的80%左右。与国外碳纤维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碳纤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普遍规模小、质量不稳定、技术设备落后,大多没形成规模效应,在产品性能上与国外也有着一定的差距,技术水准停留在国外碳纤维起步阶段的T300的产品水准上。国内能够研发生产碳纤维的企业有十多家,大多分布在在吉林、山东、上海等地,更多的企业还是通过进口原丝加工碳纤维或以碳纤维为原料进行深加工。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调研中,一些专家和业内人士也指出,作为一个具有战略地位的新兴起的产业,碳纤维产业在我们国家发展遭遇内忧外困,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面临着重重障碍,当前大多分布在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当前碳纤维市场存在国外碳纤维生产企业恶意低价竞销的行为。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国际上碳纤维产业最发达的是日本的几家公司。近年来,这几家公司在出口中国的碳纤维原丝及碳纤维产品时,有恶意低价竞销的倾向。以12K碳纤维产品为例,他们出口中国的价格从2005年初的850/千克降到2009年底的185元/千克,这样的价格已经接近或者低于国产碳纤维的生产成本价。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国外企业搞低价竞销的意图很明显,是通过打价格战遏止国内碳纤维产业自然发展。

  业内专家觉得,目前,国内的碳纤维生产尚处于产业幼稚期,生产碳纤维用的原丝90%还需要进口,国产原丝生产不超过五六家,而且没有一家形成规模的。国外企业采取低价竞销的方式,无疑将使下游的碳纤维制品企业大量选择进口,国内碳纤维企业难以得到快速发展。

  二是行业发展存在一定盲目性。碳纤维产业是一项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新兴起的产业,国内很多企业看到商机纷纷向这一领域进军,这一方面促进了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定的盲目性,易引起资源浪费。以吉林市为例,虽然有多家生产碳纤维的企业,但从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的情况看,同在一个地域范围内的几家公司在研发和生产中互不通气,各干各的。“碳纤维产业是一个较长的产业链,应形成一定的合理分工,如增强碳纤维强度的油剂产品在国内就处于薄弱状态,基本上没有人搞这方面研发,而这一产品恰恰在碳纤维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缴润利说。

  三是设备成为产来发展的瓶颈制约。生产碳纤维需要碳化炉专用设备,目前,设备生产技术基本被国外垄断,国内个别企业只能做一些砘位较小的碳化炉。大吨位的碳纤维生产设备国外对中国实行封锁,即使拿钱也难以买到。由于缺少大吨位的先进设备,国内碳纤维生产企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机械设备占成本的比重过大,企业成本高居不下,影响碳纤维企业的生存和国际竞争。记者在吉林市调查时,多家碳纤维生产企业也表示设备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吉林化纤碳纤维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中机械设备占15.94%,中钢吉炭则是17.27%。

  据了解,如今,经过艰苦的谈判,中钢吉炭公司从德国进口了一个2000吨的碳化炉,为我国碳化炉设备引进打开了一个缺口,但总体上看,进口碳化炉仍然面临重重困难,需要在自主研发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上实现根本性的突破。

  在良好的发展基础上,吉林市正在全力建设我国碳纤维产业基地,这一基地分为碳纤维产业核心区、碳纤维制品深加工区、碳纤维辅助材料配套区、碳纤维专用设备制造配套区以及碳纤维研发与商务服务配套区等五个功能区,计划到2012年末,实现碳纤维原丝生产能力每年8400吨,成为国内最大,乃至世界领先的碳纤维生产应用基地。

  面对碳纤维产业的战略地位和良好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国内其他一些地区纷纷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重点加以扶持。山东省已把碳纤维列入全省十大高技术产品研究开发工程首位项目;辽宁省抚顺市出台了支持碳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对引进的碳纤维企业给予17项扶持。

  针对碳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一些专家和业内人士建议,国家应加大对碳纤维产业扶持力度,在打击国外低价竞销、加强联合攻关、加强产业布局和调控等采取更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措施。

  一是进一步扶持国内碳纤维企业未来的发展,打击国外碳纤维低价竞销行为。一方面,对国外碳纤维企业的恶意低价竞销行为给予相应,同时对国内碳纤维生产公司可以提供电力补贴、税收、人才引进等优惠待遇,以电力补贴为例,碳纤维产业本身是耗电行业,电成本占成本的三分之一,如果享受优惠电价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较大的推动作用。通过这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使国内碳纤维生产企业能够在国外企业拼命打压中站稳脚跟。

  二是从国家层面整合资源联合攻关或探索组建产业联盟。应从国家层面整合相关资源,针对原丝、碳丝、助剂、辅助材料、设备等环节进行攻关,并重点抓好两头,一方面加大对T700、T800等目前国际顶级产品的攻关力度,另一方面组织好碳纤维下游制品的研发,重点在电缆芯材、汽车零部件、高速列车、风力发电叶片、建筑补墙等领域搞好研发与合作,力争进入相关企业的配套路线。

  缴润利建议,可考虑组建产业间的联盟,改变目前松散竞争格局。作为重点的碳纤维产业集聚区,吉林市正在筹划组建碳纤维产业合作联盟。以吉林石化公司、吉林化纤公司、中钢吉炭公司等大型骨干企业为依托,联合相关科研机构及下游配套企业组建吉林碳纤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三是对产业做到合理布局,防范产能过剩。针对碳纤维产业一哄而上、良艿不齐的局面,一些专家和业内人士建议国家进行碳纤维产业合理布局,提高产业准入门槛,重点支持几个研发和生产基地,同时,尽快出台碳纤维产业的行业标准。

  据了解,为了将吉林市构筑成为国内顶级规模、种类最全、应用最广的碳纤维生产基地,吉林市计划到2015年力争实现碳纤维原丝3万吨、碳纤维1.2万吨、碳纤维制品5万吨的生产能力,推动碳纤维产业集群式发展,全力打造“中国碳谷”。